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汪暉漫談閱讀:讀書與治學
打開思路,探尋未知
學術家園:您接觸的老一代文人是如何閱讀的?或者說您比較推薦的閱讀方式有哪些?
汪暉:我的老師唐弢先生是一位大藏書家、文學史家,他的閱讀是和書本身緊密相連的。他寫過一本書叫《晦庵書話》,主要記錄的是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出版活動。他的寫作和一般學院中的學者有所不同,他所講述的書的知識是和有關掌故聯系在一起的,常常是從一個故事開始講起,比如,某年某月,誰編了一本書,多大開本,誰拿到了這本書,發(fā)生了什么故事……他勾勒出了一個圍繞這本書而展開的活的世界,一個富有生命溫度的書的世界。我年輕的時候不大懂,年紀大了才發(fā)現其實掌握這種活的知識是很重要的。
還有一位大學者,剛剛去世的安伯托·艾柯,他是一位享譽世界的哲學家、符號學家、歷史學家、文學批評家和小說家。我在意大利曾有一段時間在他的研究所訪問,他的家就像一個圖書館,他閱讀的興趣幾乎遍及所有領域,他的閱讀可以說是沒有邊界的,我很佩服他的博學,這是一種閱讀方式。還有一位學者,當代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思想家和活動家佩里·安德森,他曾經是歐洲史方面的權威。這些年他走訪了很多地方,和不同的人接觸,閱讀大量的相關書籍,寫了很多關于其他國家的文章,如意大利、德國、巴西、俄羅斯、印度等,這也是一種閱讀方式。
中國老一代學者常說,二十四史,尤其是前四史要精讀,還有的提出《論語》、《孟子》要爛熟于心,所以閱讀的特點、方式各有不同。像我們年輕的時候,要大量地做讀書卡片,但我聽老一代學者說,錢鍾書先生就不需要做很多卡片,因為他記憶力極好,據說是過目不忘的。過目不忘的人,多半童子功好。所以說,童蒙時代的背誦和反復閱讀很重要,它就像把知識讀到了你的身體里,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就是這個道理。今天讀唐詩有沒有用?從實用價值的角度來看似乎是無用的,但是它會讓你的情操、情感、理解力和對語言的把握都變得和別人不一樣。另外,我最想強調的,就是閱讀永遠需要不斷地解放思想、打開思路,就像哥白尼所說的,“toknowthatweknowwhatweknow,andtoknowthatwedon’tknowwhatwedon’tknow”,你要從未知的角度審視你的已知,也要以已知為基礎,持續(xù)突破其邊界,即向未知的領域拓展。持久的閱讀是與好奇心相關的,好奇也就是對未知的興趣。在這個意義上,閱讀也是一種誘惑。(楊雪)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汪暉 全國政協(xié)委員 閱讀 讀書 治學 世界讀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