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閻崇年:希望研究歷史的人慢下來、靜下來
人生觀
從事實中形成觀點,這樣才能站得住腳
在閻崇年看來,研讀歷史需要反復考索的是哲學思辨,而當這些歷史素材化為感悟之后,不如用藝術(shù)的方式表達出來。他說:“在藝術(shù)的領(lǐng)域,靈感最重要?!?/p>
所以,5年前,他又把目光投向東北,提出以森林文化作為東北的一個文化注腳。
中國古代有不同的文化類型,中原的農(nóng)耕文化,西北的游牧草原文化,那么,東北呢?好多專家都認為東北是游牧草原文化,后來閻崇年發(fā)現(xiàn)草原文化不能完全說明其特點,他腦子里閃過“森林文化”這個概念,于是就開始查閱資料、撰寫詳細的研究提綱,寫完之后便進行論證。
一個新的學術(shù)觀點的提出,要經(jīng)得起來自不同方面的批評,方能站穩(wěn)腳跟。
南起長城,北跨貝加爾湖-外興安嶺-庫頁島一線,西到大興安嶺,東臨大海,地域之大,加上極為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讓無數(shù)旅行家望而卻步,但閻崇年卻走了個遍。
當人們驚訝于他在這段考察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勇氣時,他卻甚為遺憾:“很多地方因為艱險,我都是乘車穿越的,如果還有機會,我一定徒步走走,更加仔細地考察?!?/p>
考察的結(jié)果讓他堅信了東北森林文化的存在:在語言上,它是一個獨立的語族,即阿爾泰語系滿語族;在歷史上,從商周時期的肅慎到明末的滿洲一脈相承;在地理上,那是莽莽森林,而不是茫茫草原;在經(jīng)濟上,部民以漁獵為生;在宗教上,森林文化區(qū)的信仰一直都是薩滿教。
帶著研究提綱和論證結(jié)果,閻崇年到東北去做講座,舉辦方請了一共包括12門學科的25名專家,從不同學科討論,最后基本上都認同東北屬于森林文化的觀點。后來,閻崇年又把這個學說講給中央黨校的教授們聽,他們也接受了。2013年年底,專題論文《森林文化之千年變局》終于正式發(fā)表。
整個過程讓《閻崇年自選集》一書的責編驚訝:“80多歲的年齡,在他身上根本不意味著即將終結(jié),相反,這位老先生可以隨時甩出驚嘆號,讓人震驚?!?/p>
在閻崇年看來,研究歷史沒有捷徑,人生也是如此。有的人不愿意研究那些看似乏味枯燥的史料,卻先提出一個看似標新立異的理論。“沒有史料支撐的理論是空洞的,這樣的人也走不遠。倒不如沉下心來,在對浩繁史料的研究中,努力弄清事實是怎么回事,從事實中形成觀點,這樣的觀點才能站得住腳。”
對話
境界高了,就不會犯低級錯誤
解放周末:您曾說在50年歷史研究中主要做了三件事,即研究清史、倡議創(chuàng)立滿學、向公眾講歷史,現(xiàn)在看來是不是已經(jīng)完成了給自己定下的任務?
閻崇年:這三件事情我都沒有預想過,都是邊走邊看邊選擇?,F(xiàn)在看來,當時的選擇都很正確,雖然那時是痛苦的。我認為,對于一個學者來說,勤奮、刻苦、執(zhí)著、創(chuàng)新這些固然重要,但勇敢是最重要的一個品格,我能夠在學術(shù)界做了一點事,或許就是因為還算勇敢。一個學者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堅持下去的勇氣是不行的。
求真求理,史法自然,這是我治史的旨趣。研究歷史,有兩點最難:說別人沒有說過的義理,用別人沒有用過的史料。
解放周末:您在《百家講壇》的講座,也曾引發(fā)過一些學術(shù)爭議,甚至受到個別觀眾的質(zhì)疑,您如何看待這些經(jīng)歷?
閻崇年:作為一名歷史學者,我受到了學術(shù)界和公眾太多的支持和鼓勵。學術(shù)研究是允許討論的、可以切磋的,但偏見和人身攻擊跟學術(shù)無關(guān)。
解放周末:探知歷史往往是系統(tǒng)的工程,也需要靜下心精心鉆研。
閻崇年:胡適先生曾說,“考據(jù)一個字等于發(fā)現(xiàn)一顆星星”。中國歷史學者的研究分得很細,既有考據(jù)的微觀研究,又有宏觀的研究。你看黃河上游那么清澈,到了下游就變黃了,還有淤塞現(xiàn)象,此所謂融貫之中有微觀差異。歷史研究是一個宏觀、微觀不斷切換、相互交融的過程。
研究者自己對一個史實要先搞清楚,然后理清楚,最后講清楚。一個戰(zhàn)士應該做到守土有責,當代學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守學術(shù)使命。
解放周末:很多人一直都有這樣的誤解,學歷史沒什么用,歷史也很好學。在您看來,學歷史到底有什么用?
閻崇年:一個人的人生不過百年,活動范圍很小,接觸人也很少,一輩子認識幾十個人幾百個人了不起了。歷史是五千年億萬人智慧的結(jié)晶,任何個人的智慧都不會超過歷史。所以,增長知識、激發(fā)智慧、以古鑒今、修身治國,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學習歷史。
我的一個朋友是位干部,工作上出現(xiàn)了問題,但不是他的責任,他感到非常委屈。我說,你多看看歷史,不要那么想不開。學習歷史令人心大、心善、心強。熟知歷史的人遇到風吹浪打的事會想得開一點,不會為小事糾纏。
我覺得我們很多官員缺乏歷史知識,不知道為官應具備的修養(yǎng)。看看歷史上那些清官、好官是怎么做的,可以給自己樹立榜樣,有所追求,境界就高了,就不會犯低級錯誤。
解放周末:大半輩子和歷史打交道,您對今后的歷史研究有什么期待?
閻崇年:我希望越來越多的研究歷史的人能慢下來、靜下來,這樣才會推出更多有靈魂的精品,研究更多可以傳世的問題,其實不僅僅是在歷史學的領(lǐng)域,各行各業(yè)都應該這樣。
人物小傳
閻崇年,歷史學家,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現(xiàn)任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著有論文集《燕史集》《滿學論集》共五部,專著《努爾哈赤傳》《古都北京》等十六部。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閻崇年 研究歷史 百家講壇 歷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