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別被“免費送”蒙住了雙眼
“只需加好友、轉發(fā)朋友圈即可免費領取到價值不菲的水果……”寧波慈溪警方偵破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犯罪嫌疑人以免費送榴蓮為幌子誘騙受害人刷單,最終涉案金額竟高達3800多萬元。
騙子在拋出“免費領商品”的誘餌時,前提條件是讓網友將信息轉發(fā)到自己的朋友圈,或是發(fā)布到許多微信群里。這就導致虛假詐騙信息呈現(xiàn)幾何級數(shù)的傳播,把潛在的受害人從網友中篩選出來,并使他們最終掉進騙子精心設置的陷阱。
要想遏制這樣的騙局,執(zhí)法部門的嚴格執(zhí)法必不可少,但是公眾與微信平臺也要與時俱進,對新的騙術有所了解,避免輕信,加強防范之心,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同時也要對個人發(fā)布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負責,不能因為自己的“無心之惡”而把朋友置于被詐騙的境地。
其實,類似的騙局能夠成功,并非只因消費者貪圖小便宜。有人會相信這種免費領水果的事情,是因為在過去幾年中,有不少商家確實靠這種“賠本賺吆喝”的營銷方式打開了市場,所以有些消費者在潛意識里逐漸接受了這種營銷推廣模式,對類似騙局的警惕就降低了。騙子看到人們習慣了社交媒體上的“免費營銷”,便利用這種心態(tài)鉆空子非法行騙。
微信作為國內社交巨頭,有責任維護自己平臺的安全與商譽。近年來,微信與商業(yè)結合造成的問題經常吸引社會關注。如果微信不通過有效的資格審查對各類商業(yè)行為加強監(jiān)管,恐怕類似騙局會越來越多,平臺的商譽勢必受損。
只有執(zhí)法部門和微信平臺積極作為并加大對不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公眾繃緊風險這根弦,提高警惕心和辨別能力,騙局將無處遁形,網絡環(huán)境也會更加風清氣正。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微信 免費送 蒙住 雙眼 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