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聚焦“習馬會”:開了一個好頭 大陸體現智慧
中新網11月9日電 11月7日,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港臺地區(qū)及外國華文媒體予以高度關注,分析表示,從現實層面而言,大陸體現“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的智慧,無疑是其中關鍵。“習馬會”開了一個好頭,向全世界昭示:兩岸問題不需要外力干預,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香港《文匯報》9日文章稱,兩岸領導人會面,將發(fā)揮歷史性的影響,不但影響兩岸關系長遠發(fā)展,也將影響亞太格局,必將載入中華民族乃至人類和平發(fā)展的史冊。
文章說,“習馬會”既展現了習近平的大氣,也體現了馬英九的勇氣。兩岸雙方共同發(fā)出振興中華、民族復興的強烈呼聲,向世人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兩岸最高領導人站在民族高度、人民高度,站在歷史的高度,共商兩岸發(fā)展大計,擘畫兩岸關系新前景,為區(qū)域和世界穩(wěn)定和平作出貢獻,贏得來自兩岸和世界的掌聲。
11月7日下午,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會面。15時許,習近平、馬英九相向而行,握手致意。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該報另一篇文章表示,兩岸和平發(fā)展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大陸以最大誠意和善意維護臺海和平穩(wěn)定,造福兩岸同胞。實現民族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與兩岸同胞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實現這一夢想,臺灣同胞定然不會缺席。兩岸同胞應把握時代大勢,順應歷史潮流,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攜手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共建中華民族美好未來。
香港《大公報》9日刊發(fā)社評說,舉世矚目的“習馬會”順利落下帷幕。兩岸領導人實現歷史性握手,這在并不久遠的過去還只是天方夜譚,是連想都不敢想的奇聞,如今卻變成了現實。“習馬會”在為兩岸關系未來翻開歷史性一頁的同時,也在向全世界昭示:兩岸問題不需要外力干預,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法國《歐洲時報》9日社論指,兩岸領導人之所以能夠實現會面,其核心原因還是在于近年來兩岸關系的和平發(fā)展,而這樣的歷史性會面,也必然推動兩岸關系繼續(xù)沿著和平發(fā)展的道路走下去。
兩岸同宗同源,本來就是一家人,分離以來,多少人隔海興嘆,留下無盡鄉(xiāng)愁。這樣的情感共鳴,也成為兩岸不斷嘗試尋求最大公約數的基礎。
社論說,中國文化常有“萬事開頭難”、“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習馬會”就開了一個好頭,今后兩岸領導人完全可以此為范例,進一步探索會面常態(tài)化,從而搭建兩岸更加寬闊、穩(wěn)固的溝通橋梁。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相信,“習馬會”不會成為絕唱,不會因兩岸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尤其不會因為臺灣方面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
11月7日下午,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會面。 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需要強調的是,“習馬會”的成功進一步增強了“九二共識”在兩岸間以及國際社會的認同度,臺灣島內包括民進黨在內的一些黨派和團體,若不能積極調整兩岸政策,做兩岸和平發(fā)展的參與者、推動者,恐怕還要栽大跟頭。
《香港商報》9日文章分析,“習馬會”是兩岸互信深化的成果,也是時代的要求,堅持走兩岸和平發(fā)展,繼續(xù)對話協(xié)商、擴大交流、深化合作、互利共贏的路線,以兩岸人民利益為依歸,必將使和平紅利進一步深化和擴大,為兩岸民眾認同和分享,乃得民心、順潮流之舉,引領兩岸關系發(fā)展,有利臺海和平。
分析指,從“習馬會”釋放信息來看,大陸繼續(xù)保持對臺政策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將繼續(xù)推進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釋出和平紅利。但不應忘記,今天已經熟悉甚至習慣的兩岸交流榮景,享有的兩岸和平紅利,都是基于雙方確立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基礎。無論是誰,只要敢于破壞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格局、進程與成果,必將會被強大的民意力量拋棄。
臺灣《中國時報》9日社論稱,“習馬會”雖然未發(fā)表聯合聲明、未簽署協(xié)議,但兩岸領導人在會談并共進晚餐,不僅寫下兩岸和平新頁,也深受國際肯定。
臺灣《旺報》表示,毫無疑問,“習馬會”如果不是本世紀初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也必定是最為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其重要之處在于,行動創(chuàng)新與政治包容可能開創(chuàng)全新的兩岸關系。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9日文章稱,在這場歷史性的會面中,習近平和馬英九都以坦誠、務實的態(tài)度,對于兩岸關系的現狀和未來表達了看法。兩人都肯定過去七年多來兩岸關系發(fā)展的結果,一致認為兩岸和平繁榮的現狀,是因為雙方都堅持“九二共識”與反對“臺獨”。
“習馬會”既是兩岸互信深化的成果,也是時代的需求;兩岸領導人對“九二共識”的堅持與鞏固,非但確認了“九二共識”對于維持現狀的重要性,也規(guī)范了未來兩岸關系發(fā)展的道路;不論臺灣是否政黨輪替,只要認同“九二共識”,一定可以實現互利雙贏,造福兩岸同胞,振興中華民族的目標。
新加坡《聯合早報》9日社論認為,“習馬會”之所以受到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除了涉及兩岸關系后續(xù)的交流和發(fā)展方向,更因為中國國力和影響力的持續(xù)壯大,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嶄新區(qū)域與國際地緣政治變化,牽涉面遠超出兩岸關系的范疇。
社論表示,大陸這回采取主動,讓“習馬會”得以實現,頗能反映北京在這方面的靈活性。從現實層面而言,大陸所體現的“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的智慧,無疑是其中關鍵。
“習馬會”的順利舉行,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它為兩岸后續(xù)的關系改善,保持了可能性。如果雙方愿意接受“共同政治基礎”,相信一定能夠智慧地找到繼續(xù)政治接觸的變通辦法。
美國《僑報》7日社論表示,兩岸關系緩和,民眾是最大受益者。無論是兩岸經貿與投資往來的密切、還是為營商環(huán)境帶來新機遇,“習馬會”都有助于臺灣民眾更多分享大陸發(fā)展的成果。此次會面也進一步影響兩岸的文化、情感交流。中國傳統(tǒng)文化必將作為兩岸交流的最深沉基礎。
美國《世界日報》當地時間8日社論說,“習馬會”在全球矚目下平和落幕。這場“世紀之會”國際矚目,因會面的意義和影響可能很深遠,有些閉門會議提出的議題,或許需更長時間發(fā)展和沉淀,才能見其效益。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表示,雙方具有實質性的領導人的會面,當極具政治意義,甚至為后續(xù)的“兩岸領導人會面”有可能發(fā)表聯合聲明以及簽署協(xié)議,鋪下一條可以延伸的道路。
香港《亞洲周刊》近期文章稱,習近平和馬英九不會因為現實政治的種種障礙而退縮,更不會對近年臺灣所出現的“去中國化”逆流低頭,而是要像父輩那樣奮勇沖刺。
《聯合早報》文章稱,“習馬會”確有開竅之功:再次表明心誠則靈,事在人為,中國人可以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編輯:曾珂
關鍵詞:習近平 習馬會 兩岸領導人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