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從木雕、陸儼少研究生再到水墨之變
1978年你在哪,做什么,有哪些記憶?當代藝術家谷文達講述了當年在木雕廠邊做工邊復習考研的經歷,1978年谷文達作為浙江美院山水畫專業(yè)陸儼少五名錄取學生之一,開啟了從木雕工藝向科班水墨畫進修的正式轉變,并恰逢其時踏上了時代發(fā)展的兩條平行線:中美兩個國度的發(fā)展和扎根生活讓他游走于東海岸的交流之間,建構了谷文達的知識結構和東西方的雙核思維。
1985年,“無聲演講”水墨行為藝術
谷文達,1955年生于上海,1973年上海工藝美?;謴驼猩鳛樯虾.敃r四個非招生區(qū)錄取的11個人之一,谷文達在這里開啟了三年工藝雕刻的學習,在此期間由于興趣使然,他曾跟曹簡樓學習寫意花卉,向當時有名的新山水畫家許根榮求教(曾和戴敦邦合作連環(huán)畫《水上交通站》)。1976年畢業(yè)后他正式拜曹簡樓為師,谷文達在《我的水墨歷程》中寫道,“從那時起我開始接觸正統(tǒng)的詩書畫印的熏陶。吳昌碩的沒骨寫意的境界與金石篆書入畫的渾厚凝重風范對于我的影響,現在看來是在于我自身喜好博大精深,雄渾神秘的境界,或許也直接影響到我后來的‘聯(lián)合國’與‘唐詩后著’碑林三系等規(guī)模的裝置藝術?!?/p>
1976年谷文達分配到上海木雕一廠工作,1978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畫專業(yè),師從山水畫大師陸儼少,1981年留校任教,1987年移居美國紐約,而后有了三十年扎根美國的生活經歷。谷文達是八五美術新潮運動中的領軍人物,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將錯位、肢解的書法文字做水墨畫,由此創(chuàng)建當代觀念水墨藝術,水墨裝置藝術和水墨行為藝術,他的前衛(wèi)藝術作品包括水墨裝置《墨“煉金”術》、《茶“煉金”術》、人體材料之頭發(fā)裝置《聯(lián)合國》、大型公眾藝術項目《天堂紅燈——茶宮》、石碑鐫刻作品《碑林:唐詩后著》等,開拓出跨越主流文化的多元視野,其觀念及創(chuàng)新作品在中西方引起了熱議。
谷文達與他的早期山水畫
從木雕到水墨,谷文達的三個選擇和兩條平行線
四十年前的1978年,谷文達二十三歲,正在集中心思備考浙江美院陸儼少的山水畫研究生,那時國畫書法等專業(yè)在全國進行第一屆招生,在東陽木雕廠邊工作邊復習的谷文達趕上了招考的第一波潮流。谷文達向“澎湃新聞”講述考研的情形:“當時復習考研究生很難,畢竟全國招五個,而且沒有年齡限制,不像我們現在招研究生都是同年,那個時候因為“文革”十年沒有招生了,所以社會上云集了各種各樣的人才,印象中我當時只是考考而已,根本不考慮我能夠被錄取?!?/p>
1978年的春節(jié),在谷文達的家里最普通不過,這個開明的精英式家庭沒有過多的繁文縟節(jié),然而對于谷文達來說,與往年不同的是,這一年他為了抓緊時間復習,自告奮勇做木雕工廠的晚間安保,由于需要夜晚執(zhí)勤,谷文達順理成章地住在了工廠里,如此一來就會節(jié)省往返工廠的時間,以便工作之余全神貫注地投入到藝術中去。這段邊工作邊考研的經歷讓谷文達的1978年充裕而艱難,他這樣說,“我記得有一次在家里,我在吃飯桌上畫畫,家人來跟我說要吃晚飯了,把畫先收了,我就惱火了,我說我要畫畫,家里出來吃飯我就把八仙桌掀翻掉。當時就是完全投入,十年里面第一次招生,這個十年得積累多少難度。”
浙江美院山水畫專業(yè)“文革”后的第一次招生最終錄取了卓鶴君,周凱,王建,孫永和谷文達。
谷文達等與其恩師陸儼少(右二)
谷文達在其中年紀算小,采訪中他感嘆七八十年代的三個選擇讓他恰好踏上階梯式進修的每一步:1973年被工藝美校錄取、1978年考上浙江美院、1987年移居美國成為職業(yè)藝術家。工藝美校的中國東陽浮雕為谷文達打下了傳統(tǒng)工藝基礎,浙江美院研修傳統(tǒng)山水畫、文人畫使他成為科班美術生,接受了西方書籍的思想洗禮。個人的命運與國家時代的大發(fā)展相互交織,他在踏入浙江美院的同時中國也迎來了改革的春天,八五美術新潮運動中谷文達經歷了自己藝術生涯的兩條平行線:傳統(tǒng)水墨和當代藝術并行而進,催生了當代水墨。谷文達表示,“任何藝術潮流和社會文化、政治背景都有關系,它不是一個獨立現象,所以我感覺當代水墨實際上得益于80年代的改革開放。”
谷文達浙美期間的作業(yè)
谷文達在西方現代主義舶來之后感受到的國際形勢,是改革開放后至今運行的兩大奇跡,一是美國從強國之一上升至超級大國,一是中國從貧窮之國變?yōu)榻洕髧任倪_踏著這兩條大時代背景下的平行線往返于東海岸的奇跡之間,谷文達認為自己的初衷和性格不會隨著時代改變,而這之外的東西會隨著環(huán)境變化的,“大時代下個人的選擇實際上是非常小的,時代背景造就了我們這一代人。我剛到美國的時候,他們都不了解中國和水墨,世界美術史的中國當代藝術這一部分就是從改革開放這40年開始的,40年的奮斗實際上是為了建立中國當代藝術在世界上是存在的,另外,中國當代藝術自己本身也一直在奮斗?!?/p>
谷文達《聯(lián)合國紀念碑:天壇》
回望1978,中國的包羅萬象可能會產生一個奇跡
“八五新潮”沒有私營的美術館和畫廊,為了將小圈子里的藝術交流擴大影響至社會主流意識,藝術家將作品打入公立美術館作為前衛(wèi)挑戰(zhàn),也由此誕生了谷文達認為的中國當代藝術40年發(fā)展的三座里程碑——第一座里程碑是 1989年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no u turn中國前衛(wèi)藝術展”;第二是1996年上海美術館建立上海雙年展;第三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作為體制內的首家當代藝術館于2012年誕生。谷文達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當代藝術,認為在美術館做當代藝術很早就不是前沿了,藝術家要拓展當代藝術的領域,以多元的方式改變小眾與非主流的現狀。
中國當代藝術也在這40年逐漸進入國際視野,而谷文達當代藝術的探索離不開中國傳統(tǒng)基因的根植和筆墨橫姿的揮灑,他曾將中國人頭發(fā)上的基因制成生物墨,采用中國的綠茶做宣紙,在綠茶紙上潑墨就使茶文化和中國基因變成中國傳統(tǒng)的載體。谷文達到美國之后對傳統(tǒng)的理解更加深入,他認為離開自己生活的土壤更能了解自己的根基,面對不同以往的參考系,才更加真切地發(fā)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
《紙煉金術》
巡游于中國上海和美國紐約、科班學國畫后從事當代藝術,谷文達認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實際上是同時進行最新的技術和過去的技術,兩頭補課,這是中國的特性。過去的東西要補回來,西方的現代主義東西要追趕,所以中國是個萬花筒,世界上所有的各種主義在一個時間里面出現了,這個交替以后可能會產生特別的現象?!?/p>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今日中國以更加包容自信、開放謙和、海納百川的心態(tài)迎接多元文化的交匯和融合,谷文達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接受新東西時可以跳躍式發(fā)展,西方先進國家在發(fā)展一批東西后易有固定的成見,而當時的中國可以接受和引進最新的東西,最后只要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個奇跡,而這個奇跡是西方先進國家沒有的。
編輯:楊嵐
關鍵詞:谷文達 中國 藝術 陸儼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