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醫(yī)訊同期聲醫(yī)訊同期聲
“聞味診病”離我們還遠嗎?
許多物體,尤其是生物會散發(fā)獨有的氣味。男女氣味不同,因此才有聞香識女人之說。而一些人在患了某些疾病后,也會散發(fā)獨特的氣味。
譬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病人呼出氣體中有爛蘋果味,吃過大蒜和有機磷農藥中毒的人可以呼出刺激性的蒜味。當下,聞氣味作為一種診治疾病的輔助手段已有了較為深入的發(fā)展。
狗狗聞出主人患上乳腺癌
由于發(fā)現(xiàn)了嗅覺(嗅覺受體和嗅覺系統(tǒng)組織)的奧秘,美國的理查德·阿克塞爾和琳達·B·巴克獲得200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從嗅覺細胞的比較可以知道,人的嗅覺細胞只有500萬個,覆蓋鼻腔上部黏膜的一小部分;而狗的嗅覺細胞大約為1.25億個至2億個,有一種牧羊狗的嗅覺細胞高達2.2億個,這些嗅覺細胞占據(jù)了狗鼻腔上部黏膜的絕大部分。因此,人們認為狗的嗅覺至少比人靈敏1000多倍,能賦予狗聞味辨病的重任。
英國一只叫黛西的拉布拉多犬,是動物行為學家克萊爾·格斯特的寵物。2009年的一天,克萊爾帶黛西出門散步。黛西不肯出門,不停地用自己的鼻子頂撞克萊爾的胸口并發(fā)出低鳴。當晚,克萊爾感到被黛西頂撞過的部位有被堵住的感覺,于是第二天到醫(yī)院檢查。結果表明,被黛西頂撞的部位長了一個囊腫。醫(yī)生診斷為早期乳腺癌。
在發(fā)現(xiàn)黛西有這種特異的嗅覺功能后,克萊爾創(chuàng)立了“醫(yī)學嗅探犬”機構,對黛西和其他狗進行訓練。主要是讓狗嗅聞人的尿液,一只狗經過6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成為癌癥嗅探犬。黛西如果嗅出是癌癥,就坐著不動,盯著旁邊的訓練員看。多年來,它已檢測出550多例癌癥病例,準確率達93%。
其他國家也在訓練狗檢測癌癥。2014年意大利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嗅探犬對677份尿液樣本嗅探癌癥的準確率達98%。綜合目前的研究結果看,狗可以聞出多種癌癥,包括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等。除了能嗅出尿液中的惡性腫瘤氣味,狗還能聞出癌癥患者呼出的氣體里的特殊味道。美國《時代》雜志評出的2011年十大醫(yī)學突破中,“狗能嗅出肺癌”就榜上有名。
至于狗嗅聞癌癥能否推廣到臨床,研究人員還難以下結論。因為,即便狗能聞出癌癥的分子氣味,但是否與特定的癌癥相關聯(lián),如甲氣味與肺癌相關、乙氣味與乳腺癌相關等,尚有待證明。不過,這種方法的確可以當作癌癥檢查的輔助手段使用。比如,病人經過癌癥特異抗原檢測或影像檢查后,再讓嗅探犬檢測,或先讓嗅探犬嗅聞氣味再進行臨床檢測,就可能提高癌癥篩查的準確性。
老鼠嗅唾液識別肺結核
現(xiàn)在,老鼠也被人們培訓來嗅病。但這不是一般的老鼠,而是非洲巨鼠,又稱非洲岡比亞鼠。它們身長可達91厘米,體重超過4千克,甚至比家貓體型還大,其嗅覺被認為比狗還靈敏。
早在35年前,研究人員就發(fā)現(xiàn),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老鼠鼻子尖端的格呂內貝格神經節(jié)是由神經元組成的小球,其功能是嗅聞各種物質的氣味。2005年,五個科研機構分別獨立地發(fā)現(xiàn)格呂內貝格神經節(jié)與哺乳動物的嗅覺系統(tǒng)有著直接的關系,其中老鼠的格呂內貝格神經節(jié)可以聞出各種特殊的氣味分子。
比利時非政府組織安特衛(wèi)普掃雷組織1995年在坦桑尼亞的一個小鎮(zhèn)上訓練了一批非洲巨鼠來掃雷,稱為“非洲巨鼠掃雷特工隊”。研究人員利用非洲巨鼠嗅覺靈敏、貪吃的特點,在巨鼠嗅到炸藥時給予水果作為獎勵。經過訓練,掃雷鼠在30分鐘之內就可以清理掉100平方米內的地雷,這通常是兩個人需要一天時間才能完成的掃雷任務。而且掃雷鼠體態(tài)輕盈,即使踩到地雷也不會觸發(fā)爆炸。
有了這種成功的實踐,非洲巨鼠被訓練來嗅聞和診斷肺結核病。安特衛(wèi)普掃雷組織與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的愛德華多·蒙德蘭大學聯(lián)合,訓練非洲巨鼠識別肺結核患者的唾液樣本。非洲巨鼠被關在玻璃籠內,在多個唾液樣本間穿梭,當它停在某一樣本前或摩擦前肢時,就代表這份樣本感染了結核桿菌。受過訓練的非洲巨鼠在3秒內可以從10個樣本中嗅聞出肺結核樣本,在20分鐘內能篩選100個樣本,成本僅20美分。如果靠化驗師在實驗室做化驗檢測,需耗時4天。
非洲巨鼠用于肺結核病的檢測始于2013年2月,迄今已篩查逾34萬個結核樣本,防止了3.6萬多個感染病例,并使所有利用非洲巨鼠診斷肺結核的診所的檢出率提升40%以上。安特衛(wèi)普掃雷組織的美國總干事里克特希望,老鼠嗅聞肺結核病技術能在國際上推廣,甚至擴大到艾滋病領域。目前,安特衛(wèi)普掃雷組織正在等待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批準。
智能儀器可辨17種疾病味兒
近日,發(fā)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上的一篇文章描述了利用人工智能診斷疾病的結果。研究人員研發(fā)了一臺人工智能儀器,只要有人對它吹口氣,它就能根據(jù)氣體中的化學成分辨析出17種疾病是否存在的痕跡。
這臺人工智能儀器由以色列理工大學的哈薩姆·赫克團隊研發(fā),靈感來自公元前400年。當時的醫(yī)生會通過嗅聞患者呼出的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來辨析疾病,比如嗅聞貴族嬰兒的糞便和尿液的氣味。于是,赫克等人研制了一臺通過單一呼氣樣本準確檢測多種疾病的“呼吸印記”儀器。這臺儀器擁有人工智能的高度專業(yè)化的納米矩陣傳感器,用來分析患者呼氣中的化合物,檢測它們是否與導致疾病或疾病特有的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相吻合。
研究人員把17種疾病進行歸類,確認了癌癥、炎癥和神經疾病三類疾病的特異性氣味,然后從1404名志愿者中采集了2808個呼吸樣本。結果發(fā)現(xiàn),這17種疾病中的每一種都會產生一種不同的“呼吸印記”,分屬于13種不同的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組合。這些“呼吸印記”讓研究人員能夠準確發(fā)現(xiàn)受測者是否患有某種疾病。這些疾病包括肺癌、直腸癌、頭頸部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腎癌、胃癌、卵巢癌、克羅恩?。ㄓ址Q局限性腸炎或節(jié)段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腸道易激綜合征、特發(fā)性帕金森病、非典型震顫麻痹、肺動脈高血壓、多發(fā)性硬化癥、先兆子癇和慢性腎病。
當然,這種人工智能儀器通過嗅聞呼出氣味來分辨17種疾病只能說是“蛛絲馬跡”,還需要使用目前在臨床采用的多種常規(guī)診斷方式來確診。雖然這種儀器目前沒有應用于臨床,只作為一種輔助診斷方式,但研究人員希望,未來這種儀器可以成為一種便攜式設備,簡單快速并準確檢測多種疾病。
編輯:趙彥
關鍵詞:聞味診病 智能儀器 乳腺癌 肺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