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原創(chuàng) 本網原創(chuàng)
蔡達峰委員的午后感悟:教育之于生活的意義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 顧意亮) 自殺的事,從個案議到了健康、心理、生命、家庭、教育等原因。閑聊就是這樣,不以解決某個問題為目的,有感而發(fā),無拘無束,話題不斷演變?!庇浾咴谖瘑T駐地采訪,正巧遇見了熟識的蔡達峰委員,打了個招呼。
幾句話聊下來,雖然無關乎提案、無關乎建議,但蔡委員的“午后感悟”也是別樣的委員思考。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也作為一名教育界人士,我想說的是——個人對生命價值或生活質量的把握,取決于人格的健全程度。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實在是教育界最應該重視的責任,尤其是公辦學校系統(tǒng)。”在蔡委員看來,人的一生,面對無盡的問題,不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怎么會有妥善處理生活問題的能力,怎能有真正的滿足感。人格不是先天的,不會自然進化。其發(fā)育程度,取決于教育。如果從小受到啟蒙,持續(xù)得到培養(yǎng),逐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教育能力,內外促進,它才會不斷健全。這種培育,不是憑經驗和說教,而是靠有先進文化支撐的教育,靠富有良知和理性的教育家和學校,靠按照先進的素質教育理念構建起來的國民教育體系。包括小學的養(yǎng)成教育、中學的成人教育和大學的通識教育等。
蔡達峰委員表示,教育與人格,如同體育與體格,前者以后者為本。不致力于人格的健全,不追求生活真諦和生命價值,何談教育之強。與增強學生的生命健康、生活信心和能力的需要相比,與排解學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苦惱的迫切性相比,那些教育名義下的追求的成績,比如應試教育中的考分、學生書包的重量、乃至學校的排名等,只是功利和表面的。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兩會 蔡達峰委員 教育之于生活的意義 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