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博士爸爸組團制“幼童防霾口罩” 達食品級標準
女兒買不到口罩讓爸爸成了“口罩專家”
2013年,僅淘寶就賣掉了幾億元的防霧霾口罩,但市場上卻鮮有適用于四歲以下幼童用的N95口罩。
侯琰霖在清華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原本學傳媒經(jīng)濟學專業(yè)的他如今已經(jīng)成了兒童口罩制作的專家,原因就是“為了能讓女兒有戴著合適的防霾口罩”。
“每到霧霾天,女兒就會流鼻涕,還挺嚴重。”侯琰霖說,女兒今年3歲,小孩子總想出去玩,但一想到北京的天氣,“就不想讓孩子出去”。
“我到網(wǎng)上搜,但沒發(fā)現(xiàn)適合幼童的口罩。”侯琰霖說,“大部分都明顯偏大,不適合孩子臉型,戴上四周漏風。朋友從海外代購的幾款名牌N95口罩的兒童款,也不適合三歲小孩的臉型。”
侯琰霖說,2013年僅淘寶就賣掉了幾億元的防霧霾口罩,但市場上卻鮮有適用于四歲以下幼童用的N95口罩。而如果家長被誤導,讓孩子戴著不合格的口罩增加戶外運動,反倒會加重傷害。
“博士爸爸”組團為制兒童口罩各施所長
整個團隊有三四十人,有材料科學的、醫(yī)學的、設計的、心理學的,他們大多都有頂博士帽。
買不到合適的兒童口罩已成為家長們普遍的煩惱,能不能自己做一款呢?去年11月,侯琰霖把這個想法發(fā)到了微信朋友圈。
侯琰霖說,最開始只是想約幾個朋友一起籌資做口罩,但隨著志愿者和關注者越來越多,這個原本為自家孩子做口罩的行動變成了一項公益行動。
“我們整個團隊有三四十人,來自各個專業(yè),有材料科學的、醫(yī)學的、設計的、心理學的,由于我的社交圈子主要在高校里,這些朋友大多都有頂博士帽。”侯琰霖說,大家都是志愿者,在制作口罩過程中每個人都主動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特長。
例如,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頜面外科副主任醫(yī)師劉樹銘博士查閱了很多醫(yī)學文獻,為團隊做了很多學術支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稅靜博士作為服裝設計專家,對面料和制作工藝提了非常多的專業(yè)意見。
經(jīng)過團隊的不斷討論,最終對兒童口罩的制作形成了一份共識,即要充分考慮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要有深思熟慮的創(chuàng)新設計。“兒童口罩絕不是將大人的口罩做小就行了。”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口罩 侯琰霖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