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記者手記:親歷中尼界河邊的村莊撤離
新華社西藏吉?。翟拢保叭针姡ㄓ浾?張京品) 如果不是這場地震,記者很難來到曲松多河——中國和尼泊爾的界河。藏語中,曲松多的意思是“三條河”,河這邊就是我國的薩勒鄉(xiāng)。
受尼泊爾強震波及,西藏吉隆縣薩勒鄉(xiāng)受災(zāi)嚴重。這個邊境鄉(xiāng)在地震中死亡3人,95%以上的房屋損毀倒塌。新華社記者曾于4月26日、29日兩次前往薩勒鄉(xiāng)采訪,為了更深入了解薩勒鄉(xiāng)受災(zāi)情況,記者從5月4日起住進薩勒鄉(xiāng)帳篷安置點,有幸親歷了曲松多河畔一個村莊的撤離。
這個撤離的村莊叫拉比村,因為山體滑坡和道路塌方成了“孤島”,撤離意味著人們要走15公里的羊腸山路,還要經(jīng)過長達100多米的懸崖。
聽說懸崖很險,拉比村撤離前一天,當(dāng)?shù)氐母刹科詹级嗉獙iT把記者帶到懸崖處。只見一面是斷崖裂谷,一面是壁立千仞,半座山體已經(jīng)滑落,一陣風(fēng)吹過,碎石便嘩嘩滾落,溝谷間頓時塵土繚繞。
就是在這樣危險的環(huán)境下,普布多吉帶記者穿越懸崖。只見普布多吉沿著懸崖快步疾走,一下就不見了人影。記者沿著懸崖邊走了不到二十米,心就開始撲通撲通直跳。踩著的碎石細沙在下滑,頭上卻開始掉落碎石,下面就是不見底的懸崖。記者抓住懸崖上的一塊棱角,把采訪本放在懸崖邊的一塊石頭上,在發(fā)慌的呼叫中被救了回來。
在心有余悸的惶恐中,5月6日早晨7點40分,記者隨協(xié)助拉比村撤離的50余人出發(fā)了。抵達塌方處,公安干警和戰(zhàn)士們拿著鐵鍬,一鍬一鍬地將懸崖邊的細沙碎石扔到懸崖里,鏟出一條20厘米的小路,踩上去腳便不再下滑。
同行的邊防戰(zhàn)士說:“過懸崖最好是早上,因為濕氣重,踩在懸崖邊的土石上不容易打滑,二是懸崖上方的山體不容易掉落。”
通過懸崖后,一眼望去,中尼邊界河曲松多河沿著峽谷流淌,對面尼泊爾的山體滑坡和尼泊爾牧場上的帳篷清晰可見。
記者隨著救援人員開始下山。這是一條多年未有人走的小路,很多地方是只能一人通行的峭壁,周圍還有不少荊棘。大約2小時后,記者和隨行隊伍抵達距離薩勒鄉(xiāng)7.5公里的色瓊村。這個村的村民5月2日已全部撤離。
從色瓊村前行不久,記者看到一處巨大的滾石,旁邊是橫倒在地的樹木。一些人或騎摩托車,或開拖拉機,拉來大包小包的行李。他們就是拉比村的村民。
得知一些村民還在村里打包行李,記者便搭乘村民達瓦的拖拉機前往。沒想到,拖拉機卻顛簸著走了足足半個多小時。村里的干部說,由于路途遠,剛開始村里的群眾不愿意撤離。當(dāng)?shù)馗刹拷忉屨f,村里的房屋不少已經(jīng)裂縫倒塌,村背后的山體已出現(xiàn)巨大裂縫,隨著雨季來臨,可能面臨滑坡威脅,最終說服了村里人全部轉(zhuǎn)移。
拉比村,藏語意思是“半山腰的村莊”。果不其然,拉比村取名如其地形。站在拉比村高處向?qū)γ嫱?,尼泊爾境?nèi)的波哥尼雪山巍巍聳立。最后,記者乘坐村民的摩托車回到樹木橫倒處的落石處,加入回程的大軍。
回去的路多是上坡路,慶幸的是有一段可以坐拖拉機。馬力不足的時候,公安干警和邊防戰(zhàn)士就在后面推一把。不久,所有的人開始沿著峭壁山路攀登。盡管山路艱險,但為了生的希望,人們臉上寫滿了前進的信心。
下午近3點,175名拉比村村民經(jīng)過艱難跋涉,到達大塌方處。上午鏟出的小路已被山上滑落的土石淹沒,公安干警和邊防官兵再次鏟出小路。普布多吉站在懸崖邊,隨時注意著山上落下的滾石,指揮群眾有序通過。村民普瓊帶著孩子準備通過時被攔了下來,僅僅幾秒鐘,山體上方開始滑落碎石,下面的懸崖里頓時塵土飛揚,完全擋住了視線。10多分鐘后,看山體穩(wěn)定,普布多吉再次指揮村民通過。
1個小時后,拉比村的村民全部到了懸崖另一側(cè),乘坐在那里等候的車輛,前往薩勒鄉(xiāng)安置點。在那里,已經(jīng)有搭好的帳篷和救災(zāi)物資等待他們。
中尼邊界河畔的撤離結(jié)束了,懸崖卻依舊阻擋著人們回家的路。所幸,天無絕人之路……
編輯:水靈
關(guān)鍵詞:記者手記 親歷 中尼界河邊的 村莊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