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紫禁城也有“報警神器”
我們去故宮參觀時,少不了看到許多監(jiān)控探頭,當然,這屬于現(xiàn)代高科技警報系統(tǒng)。作為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從前的紫禁城有沒有警報系統(tǒng)呢?
位于北京中軸線中心的紫禁城,安全保障是極其重要的。尤其當有外敵入侵時,更需要有措施能及時發(fā)出戰(zhàn)斗警報。人們所熟知的紫禁城警報信號有多種。比如,白塔信炮報警。信炮修建在紫禁城西北側的白塔山上,與紫禁城近在咫尺,只要接到紫禁城內出現(xiàn)危險的放炮令牌,炮手便會立即沖著天空開炮。駐扎在京城的衛(wèi)士們聽到炮響聲后,就會迅速集合,以及時抵御入侵的敵人。又如,紫禁城有腰牌與合符,上面刻有允許進入紫禁城的人員的身份信息。紫禁城四個大門的守護人員會及時檢查出入紫禁城人員身上攜帶的上述身份信息,不符合者一律緝拿處理。
除了這幾項常規(guī)的“安保手段”,其實,紫禁城內還有一種特殊的警報裝置——石別拉。石別拉又名石海哨,是利用故宮常見的欄板的望柱頭改造而成的。望柱也稱欄桿柱,是中國古代建筑和橋梁欄板和欄板之間的短柱。普通的蓮瓣望柱頭,本質上就是一塊瓷實的石頭,不過要加工成用于警報的石別拉時,就要把蓮瓣望柱頭里面給挖空了,就如同一個空心葫蘆。
據史料記載,順治帝就命侍衛(wèi)府在外朝、內廷各門安了不少“石別拉”,分內外前三圍。需要報警時,將插入石孔內,三圍的石別拉就先后被吹響。每當遇到外敵入侵、戰(zhàn)事警報或是火災時,守兵便用三寸長的小銅角(一種牛角狀的喇叭)插入石別拉上的小孔,使勁吹響,銅角發(fā)出的聲音會通過石別拉放大,發(fā)出“嗚、嗚”的類似螺聲的警報聲,渾厚嘹亮的聲音就會傳遍整個紫禁城。
于是,這樣一些并不起眼的、跟故宮室外的普通陳設很接近的石頭,就構成了故宮紫禁城的警報網絡。
清嘉慶時期,發(fā)生天理教入侵紫禁城事件時,石別拉就派上過用場。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正當嘉慶皇帝颙琰在熱河秋彌之際,天理教安排兩路教徒分別從東華門、西華門攻打紫禁城。此時,守衛(wèi)在協(xié)和門區(qū)域的士兵即吹響石別拉,紫禁城立刻啟動報警。此后,宮里的火器營兵近千人趕來,與教徒們展開了激戰(zhàn),并成功把天理教人馬剿滅。
紫禁城是我國古代宮廷建筑的精華,從建筑學角度看,紫禁城里的石別拉也有一定的特色。它巧妙地利用了紫禁城各個庭院內的欄板望柱頭作為警報裝置,兼有欣賞和實用的雙重功能。一方面,這些望柱頭形狀和紋飾未受到改變,在紫禁城內起到了很好的裝飾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對部分望柱頭開孔,使之成為警報器,這些望柱頭又起到實用性功能。它的應用,可以說是紫禁城建筑藝術與建筑智慧結合的一個典范。遺憾的是,盡管現(xiàn)在人們能夠通過文獻的考證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但現(xiàn)在已沒人能夠把它吹響了。
(作者系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紫禁城 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