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山東非遺進校園探索多方共贏
今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月”活動期間,孩子們在山東省文化館參加面塑制作技藝體驗活動。
非遺進校園能帶給學校和學生什么?對傳承人、保護單位有多大意義?這是相關單位策劃非遺進校園活動時始終考慮的問題。最近幾年,山東部分地區(qū)圍繞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斷豐富活動內容與組織形式,探索形成非遺進校園多方共贏的局面。
多地活動成常態(tài)化
記者近日在山東省濟南市、德州市、聊城市等地走訪發(fā)現(xiàn),得益于近年來國家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高度重視,各地非遺保護機構或個人非常注重與大中小學的合作,非遺進校園活動普遍已持續(xù)多年。
今年2月至3月,德州市在全市集中開展了“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非遺進校園”活動。其間,當?shù)毓才e辦活動40場次,參與學生超4萬人。根據(jù)往年探索的經(jīng)驗,德州市今年開始正式確定非遺進校園“講、演、教”的模式。
德州市文廣新局局長楊杰介紹,“講”即室內講,講述非遺知識。如在寧津縣大柳鎮(zhèn)明德學校,寧津縣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工作人員將與大柳鎮(zhèn)有關的地名傳說、特色名吃大柳面等的起源和傳承講給學生們聽,讓他們了解自己家鄉(xiāng)動人的傳說故事,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演”是室外演,德州市各縣市區(qū)通過表演雜技、京劇、彈鼓舞等傳統(tǒng)節(jié)目,讓孩子們感受非遺文化在當?shù)氐钠鹪础l(fā)展以及傳承現(xiàn)狀。“教”就是聘請剪紙、跑驢、雜技、黑陶等傳承人親手教孩子們這些項目的制作技藝,讓他們親身體驗,感受非遺文化的豐富內涵。
在聊城市東昌府區(qū)非遺教育傳習基地,固定每周三邀請不同學校的孩子,由非遺傳承人現(xiàn)場教學。畫葫蘆、印年畫、玩澄泥等系列獨具民俗特色的活動,讓不少孩子對傳習基地流連忘返。為深化學生對非遺項目的了解,東昌府區(qū)非遺教育傳習基地還編制了多本非遺教材,聯(lián)合學校將非遺課程設置為學生自選課程,并制定評比標準,學生制作的非遺作品在每學期末進行結業(yè)展示。
效能獲多方點贊
青島濱海學院校黨委副書記張宇表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是各族人民長期以來創(chuàng)造積累的重要財富,不僅是民族自我認定的歷史憑證,也是一個民族得以延續(xù)并滿懷信心走向未來的根基和源泉。青年學生參與保護非遺的程度影響著非遺未來的命運,大學是傳承文化的重要陣地,應擔負起保護非遺的責任,積極參與到保護的行列當中。
對非遺進校園持積極評價的學校負責人,不只張宇一位。
3月下旬,山東省呂劇院組織經(jīng)典呂劇走進濟南市歷城二中,現(xiàn)場氣氛熱烈。歷城二中教導處副主任李正華說,作為山東本土代表性的非遺戲曲,呂劇這種人們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比純粹而空洞的說教更有意義。比如呂劇《磚頭記》弘揚的孝道精神、《姊妹易嫁》對于嫌貧愛富的鞭撻,都弘揚著真善美,對學生的思想是一種洗禮。
如果說校方更看重非遺進校園對孩子們的教育意義,保護單位或傳承人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考慮。
近年來,菏澤市定陶區(qū)兩夾弦非遺保護傳承中心與當?shù)囟嗨W開展合作,義務組織非遺進校園。該中心主任侯彥麗表示,對保護單位而言,非遺進校園的最大意義是拓寬傳承陣地?!皞鹘y(tǒng)戲曲也好,傳統(tǒng)工藝也罷,目前都或多或少面臨失傳的危機。非遺進校園也許培養(yǎng)不出傳承人,但能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受眾,為非遺項目今后的生存奠定受眾基礎?!?/p>
好事辦好需有前提
山東省文化廳非遺處處長姜慧表示,目前,可喜的變化是,山東各地的非遺進校園正擺脫以往“幾張展板、幾件面人”的情況?!霸絹碓蕉嗟姆沁z保護機構開始重視與學校的聯(lián)合,包括以邀請傳承人現(xiàn)場展示、讓孩子們參與互動,甚至編寫教材等方式,推動非遺在校園‘扎根開花’?!?/p>
“在學校參加完泥塑的活動,孩子就迫不及待地要去買彩泥黏土,說明他對這個活動興趣很大?!痹鴧⑴c過學校非遺體驗課程的濰坊市學生家長李傳文認為,學校常規(guī)性地設立非遺體驗活動,對孩子了解本地歷史文化具有很大幫助,有助于增強他們對家鄉(xiāng)的感性認知。
多方認可的背景下,也有部分學校、保護單位負責人對非遺進校園的現(xiàn)狀、困難及今后的發(fā)展表達了一些看法。
濟寧市某縣文化館負責人認為,如今一些非遺保護單位注重開展陣地服務,即在館內組織活動,不愿到學校。“這既有文化、教育部門缺乏協(xié)調機制的問題,也有經(jīng)費不足的困難?!边@位負責人表示,傳承人進校園勢必面臨人員、交通等問題,偶爾一兩次可以,長期開展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如果邀請孩子到保護單位體驗,學校又會考慮孩子的安全問題,缺乏組織活動的積極性。
此外,有學校老師認為,應該增強對非遺進校園的內容篩選,包括哪些項目可以進,如何有效鑒定項目內容等。同時,部分學校負責人還建議,非遺保護單位應增強活動針對性,系統(tǒng)謀劃,邀請專家研究開設專門針對孩子的非遺教學、體驗課程,而不是“為完成任務而進校園”。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山東非遺進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