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王寶強離婚案”爆料:別把違法當八卦
無論律師,還是公眾,沉浸娛樂喧囂之中,固然是自由,但也應恪守一份冷靜。
備受關注的王寶強與馬蓉離婚案,10月18日在北京朝陽法院開庭。馬蓉訴王寶強名譽侵權案,也在之后壓茬開庭。當天下午,王寶強律師張起淮轉發(fā)馬蓉出軌的聊天記錄,里面不無兩人曖昧的內容,還對博主“林哥看天下”表示馬蓉應該凈身出戶看法表示認同。
對于普通吃瓜群眾,這份“對話記錄”的曝光,無疑是一個重燃神經(jīng)的興奮點。但對于離婚案的當事人,面對“對話記錄”,可能又是另一番滋味。因為處在輿論風口的馬蓉和宋喆,他們的隱私權和名譽權等個人權利,有因此受侵犯之虞。
倘若這份“對話記錄”是假的,“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就構成了“誹謗”行為,侵犯當事人的名譽權。根據(jù)民法規(guī)定,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如果情節(jié)嚴重,還可能構成“誹謗罪”。
如果這份“對話記錄”是真實的,侵犯的則是當事人隱私權。手機上的通話記錄,屬于私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未經(jīng)允許不能公開流傳,否則個人私密空間就會被破壞。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立法及司法解釋,構成侵害隱私權的,當事人可要求其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致他人精神損害,并且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還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
當然,在沒有遞交法庭、經(jīng)過庭審程序認定的情形下,這份網(wǎng)上流傳的“對話記錄”還算不上證據(jù)。但是,相關內容的曝光,也可能影響訴訟活動正常進行。在關注此事的公眾看來,“對話記錄”無疑坐實了證據(jù),對庭審形成了強大的輿情壓力。即便這是一份虛假信息,也足以干擾訴訟參與人的應對策略,對訴訟結果也可能或多或少產(chǎn)生影響。
確保庭審公平公正,不僅需要法官的獨立和中立,也需要最大努力,限制可能影響訴訟結果的庭外活動。我國訴訟法對訴訟參與人的行為,進行了嚴格規(guī)范,根據(jù)法律職業(yè)道德,法官、檢察官不能隨意透露案情,律師行為不僅要受到法律規(guī)范,還受到律協(xié)規(guī)則制約,更不能為所欲為。
可資借鑒的一個事例,是2013年的李某一等人強奸案,一些律師存有公開未成年當事人信息等不當行為,北京律協(xié)對7名律師作出處理決定,3人被給予公開譴責,3人被給予訓誡、通報批評,1人收到規(guī)范執(zhí)業(yè)建議書,便是基于維護庭審公正、保障當事人法定權益的法治考量。
重回“寶馬離婚案”,無論律師,還是公眾,沉浸娛樂喧囂之中,固然是自由,但也應恪守一份冷靜,讓法律的歸法律,八卦的歸八卦。
□歐陽晨雨(法律學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王寶強離婚案 違法 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