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圖說 圖說
71歲老太被拐24年后回家 家人均以為其去世
侄兒媳婦和二女婿攙扶陳明芬回家
駱廷芝(左)和陳明芬(右)拉家常
昨日(29號)下午,71歲的陳明芬回家了,這條回家路,她走了24年。盡管坐了幾十個小時的長途汽車,回到家的陳明芬看上去精神不錯。對于24年前的陳明芬到底是如何走丟的,誰也不能準確地說上來。如今,陳明芬再次回家,丈夫早已不在人世,三個兒女中,只有大女兒回到老家將她接回來,二女兒和小兒子仍然在外打工,未能趕回。
老人回家是一件高興的事,但有一個更現(xiàn)實的問題卻擺在眼前,小兒子數(shù)年前賣掉老家房子,背井離鄉(xiāng),大女兒和二女兒也常年在外打工,老人的戶口在多年前也被注銷掉,她的晚年該如何安置?
回家路 走了24年
重逢 她感覺格外親切 “你有點像廷芝?”
昨日下午2點左右,記者來到了陳明芬的老家,敘永縣兩河鎮(zhèn)天生橋六社。在陳明芬的侄兒陳章金家中,陳明芬的弟媳駱廷芝剛剛把打好的豆子下鍋,準備煮豆花,還有一些剛下鍋煮的臘肉,并不時地將家里家外打掃干凈。3點左右,陳明芬的侄兒侄女也相繼帶著涼菜、涼肉等熟食來到陳章金家,等待著這位久違的老人歸來。
4點半,大女兒王開珍一行帶著母親陳明芬回到老家。剛下車,陳明芬的二女婿趙永堂和侄兒媳婦劉發(fā)慧迎了上去,將老人扶回屋里。回到離開了二十多年的老家,陳明芬似乎感覺格外親切,臉上始終掛著笑容,咧開嘴笑起來就只看得到剩下的幾顆牙齒,總是用一副認真地眼神打量著周圍的人和物。駱廷芝坐下來,和她拉家常,陳明芬盯著駱廷芝看了半天,吐出一句:“你有點像廷芝?”
離家 這一去就是24年“母親是被拐賣的”
時間回到1991年11月的一天,47歲的陳明芬在一場趕集時離家后便再沒回來。陳明芬的小兒子王開貴說,那時候父親王廷江是一個煤炭工人,長期在外打工,兩個姐姐也相繼外嫁出去,留下自己和母親,“我母親精神是有點不正常,雖然我只有十多歲,可以說還是我找錢照顧她。”王開貴說雖然家里窮,但是母親是不可能拋開家庭離家出走的。
根據(jù)王開貴的說法,陳明芬以前也曾出現(xiàn)過離家三五天的情況,“但每次她自己都曉得回來。”這一說法得到王開珍的證實,所以,面對這一次母親走失的24年,王開貴說:“絕對是被拐賣的。”
尋找 多年來杳無音訊 “大家都以為她去世了”
離開后,陳明芬一家也曾瘋狂地尋找過,“可是我們經(jīng)濟有限啊。”王開珍說,她們的尋人范圍也就限制在川內(nèi)。十年后,陳明芬的丈夫王廷江去世后,“村里讓我們把父親的戶口銷了,還逼著要把我媽的戶口也銷了。因為戶口意味著占用土地,因此,為將土地分出來,村里要求陳明芬家人將失蹤十多年的母親戶口也銷掉。”而后,老家人也一致認為陳明芬已經(jīng)去世。
轉(zhuǎn)折 志愿者幫她回家 “她的家在敘永縣兩河鎮(zhèn)”
如果不是去年10月底的一次意外,也許陳明芬現(xiàn)在還不知道流落在哪個街頭。
去年10月27日,在河北距唐縣縣城十幾公里處,一名老人疑遭車禍暈倒在路邊,被過路人發(fā)現(xiàn)并撥打120送到醫(yī)院救治。老人獲救后自稱“陳明芬”,說出了四川金華、自貢、新華、青龍(音)等多個地名。由于老人疑似有老年癡呆癥狀,無法提供更多信息,因此無法聯(lián)系到其家屬。隨后,燕趙都市報聯(lián)系四川自貢電臺、眉山電臺、華西都市報等多家媒體傳播老人的相關信息,同時冀川兩地愛心志愿者自發(fā)幫忙尋找老人家屬。
2014年11月,清苑“寶貝回家”志愿者賈海濤以及清苑、順平和唐縣的愛心人士根據(jù)老人提供的信息片段,聯(lián)系上四川省“寶貝回家”志愿者周波。“(2015年)3月18日,我拿著老人的照片找到瀘州市敘永縣兩河鎮(zhèn)天生橋村(由原地名“金銀村”變更而來),找到了老人的家人。”周波說,他接到保定清苑“寶貝回家”志愿者傳來的資料后,到實地走訪,找到了陳明芬的親屬,經(jīng)過親屬及周圍鄰居的辨認,最終確定了陳明芬的身份。
未來路 何去何從
相聚 三個兒女只來了一個
回家,本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可是,在陳明芬的三個兒女中,還夾雜著一絲無奈。王開貴告訴記者,十多年前,自己便將家里的房子變賣出去,一直在外邊打工,但經(jīng)濟仍然困難,一個月前,自己揣了一千多塊錢出去找工作,工作沒找好,錢反而用光了。“聽說我媽被找到了,我是真的感到高興。”王開貴一再強調(diào)自己是愛母親的,但由于目前的經(jīng)濟狀況,他實在不能趕回來和母親見面,安置母親。
而同樣在武漢打工的二女兒也只“派了”在敘永老家務農(nóng)的丈夫前來迎接母親,“頭個月才從家里出去,路費都遭不起。”趙永堂說,老丈人去世前一段時間包括去世后,一直都是在自己家里負責,也算是盡到了責任,而自己的家庭也困難,妻子估計也就只能春節(jié)回來和母親見見面。
此次,只有在廣西打工的大女兒請假回來,和志愿者一起前往河北接回年邁的母親,只是這個大家庭早已“神散形散”,三姐弟間有數(shù)年沒有聯(lián)系,更別說老家其他人了。他們各自述說著自己的苦處,這讓老人的歸來,在喜悅的氛圍中又夾雜著一絲無奈和悲涼。
贍養(yǎng) 兒女們表示各有難處
接待陳明芬的,是她三弟的兒子,三弟已經(jīng)去世。緊鄰著三弟家的是二弟,但二弟陳明有直至晚飯過后,一直遲遲不愿來見這位走失了20多年的姐姐。直到眾人呼喊,腿腳不便的他才慢慢走來。“我知道他的顧慮,我媽畢竟算個擔子。”王開珍說,她理解舅舅陳明有。
團聚時刻,有志愿者提議“帶陳婆婆去看看她丈夫的墳墓”,王開珍一口回絕了,“看到都是傷心事,還是不看了。”王開珍說,父親的墳墓挨著弟弟老家地基,“現(xiàn)在房子是別人的,地基也是別人的,看都沒意思。”
而按照王開珍三姐弟的“商量”,目前的母親將暫時安置在表弟陳章金家。他們考慮要先將母親的戶口上好,“這樣可能可以評個低保戶之類的。”而更長遠的,他們也考慮過可以將老人送養(yǎng)老院,“但是聽說老人要無兒無女才符合條件。”
兒女說
小兒子
希望能有相應補助
王開貴沒有承諾自己將何時回來見見久違的母親,“我只想曉得,我母親當時是怎么被拐賣的,還聽說我母親出了車禍,肇事者是不是給我母親賠償了?”王開貴認為,母親在外流落的這些年,吃了不少苦頭,自己三姐弟經(jīng)濟也困難,政府是不是應該給予相應的補助?
二女婿
表明不能一力承擔
二女婿趙永堂從頭至尾始終很安靜地坐在一旁,時不時有人向老太太提起他,他過來搭上兩句,但也沒有多余的話語。“我們經(jīng)濟也困難,作為一個嫁出去的女,也已經(jīng)安葬了一個老丈人。”談及對陳明芬的贍養(yǎng)問題,趙永堂明確表示,不可能又該自己一家承擔,“大家商量有理來說。”
大女兒
實在無奈帶母上班
王開珍說,“萬一不行,我就帶她和我一起上班吧。房子可以上鎖,跑不脫。”但是回到老家的陳明芬卻看不出一家人喜悅中的無奈,盯著一個人,看著看著就咧開嘴笑起來,摸著堂門上的對聯(lián),自言自語道“這是羅家灣(天生橋的一個村),我就在敘永了。”(實習記者 徐慶 攝影報道)
編輯:劉妙詩
關鍵詞:被拐 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