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紅會倉庫”不能再成糊涂賬了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紅會以每年90萬的價格,將國家救災倉庫出租給一家公司,后者再以市場價轉租給一些物流公司,從中牟取每年達數(shù)百萬的利潤。紅十字會總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承認紅會違規(guī)出租倉庫,但苦衷是“要養(yǎng)活這么多人”(8月20日《楚天金報》)。
紅會也需要掙錢養(yǎng)人,這話聽起來正確無比,又飽含辛酸。的確,巧婦還難為無米之炊,如果紅會連自己人都養(yǎng)不活、養(yǎng)不起,它該如何扛起慈善的重任和大旗?但即便如此,秘密倉庫的問題也沒有那么簡單,因為這與紅會的身份不符,與市場的規(guī)律不符,與信息公開的原則不符。即便,這些秘密倉庫真的起到了養(yǎng)人的作用,關于其背后的疑問也需要一一解答。否則,問題就可能被掩蓋,紅會的公信力可能進一步受損。
首先,紅會為何會窘迫到如此地步?在人們的認知中,紅會可是旱澇保收的事業(yè)單位,其員工的收入自然是財政撥款,怎么需要自己贏利呢?紅會負責人的回答是,財政撥款有限,只能解決紅十字會三分之二的經(jīng)費。這個回答需要一分為二來看:到底是財政撥款有限,還是紅會人員太多?拮據(jù)的原因可能是財政撥款的不足,也可能是自身的人員配比超標。如果是前者,就應該加大撥款,如果是后者,就應該按規(guī)定裁汰冗員。自己創(chuàng)收,而且是用這樣的辦法創(chuàng)收,恐怕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其次,紅會的秘密倉庫到底收入幾何?因為這90萬的價格不是市場價。在中介公司得到這個倉庫后,他們只要轉手加價,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利數(shù)百萬。這錢也太好掙了吧?與其把這錢白白地交給中介公司,倒不如紅會自己賺了更合適。當然,紅會賺錢就會違背其屬性與定位。但現(xiàn)在的賺90萬與放下臉面賺數(shù)百萬,本質不還是一樣嗎?這中間存在的利益空間是很容易引起“合理想像”的。
最后,紅會的秘密倉庫怎么能成秘密?退一萬步說,紅會做二房東是局勢所迫,他們也不想,而且,他們真的是規(guī)范操作,在運作過程中沒有產生一丁點問題,并且,他們所賺的每一分錢都花在了刀刃上,花到了員工頭上,這種做法也不該成為秘密。因為,救災倉庫可不是用來出租的,空閑只是它在安全時期的狀態(tài),而且救災倉庫也不是紅會自家的,而是國家用來救災的。因此,倉庫的所用和去向必須向公眾交代清楚,倉庫可不可以利用其價值,也需要經(jīng)過論證才可行。只有公眾知情了,輿論監(jiān)督跟上了,問題才可能發(fā)現(xiàn)、消除,公眾也才可能真正接受。
作為具體經(jīng)營單位,紅會在運行過程中確實可能存在難言之隱和現(xiàn)實困難。但即便如此,也不該做出違背紅會性質,損壞紅會公信力的事情。要知道,如今紅會的聲譽還不夠好,有時公眾對紅會的質疑大于相信。此時,除了信息公開,接受公眾監(jiān)督,沒有什么其它更好辦法。(李劭強)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紅會倉庫 糊涂賬 秘密倉庫